
走進台北信義計畫區 A9,一場關於光、影與科技的對話正在悄然展開。這裡不再只是商業建築的立面,而是一座能呼吸的「城市畫布」,由 SCOPE TECH 宏宣科技媒體規劃打造全台畫質最高、規模最壯闊的戶外曲面 LED 牆,以策展主題 unfolding《介面的展開》 正式揭幕。這項計畫試圖翻轉人們對 LED 螢幕的想像,讓科技不再只是訊息傳遞的載體,而是藝術創作的介面,當夜幕低垂,6.7 公尺高、47 公尺寬的螢幕緩緩亮起,城市的節奏、自然的律動與人的情感在其中交融,一場前所未有的公共藝術體驗就此展開。
展開城市的界面 開啟感官的想像
在資訊飽和的時代,LED 螢幕往往只被視為廣告的延伸;然而「unfolding」強調的,是「展開」的行動與「介面」的共感。策展人期望藉由這面牆,打破城市與藝術的界線,邀請人們以新的方式觀看日常、體驗科技的詩意。這不僅是一次媒介的轉譯,更是一場城市文化能量的釋放。

首展匯聚四組跨國創作者:曾參與大阪世博的台灣藝術團隊 if+ 帶來《苔域浮層》,描繪漂浮的苔蘚生態系在夜色中與霓虹交織的律動;藝術家吳克軍的《DigiScape – Synchronic Tides》將風吹落葉、陽光透窗的光影化為潮汐般的數位流動;英國團隊 Universal Everything 以《We Are All Unique》呈現多樣角色在色彩與節奏中的共舞,象徵差異中的共融;來自韓國的 Yiyun Kang 則以《VANISHING 2.0》延續對「消逝」與「再生」的探問,模擬機械與有機共構的未來生命樣態,四件作品以不同語彙,串聯起人、自然與科技之間的對話。

當藝術與科技共振 城市開始呼吸
unfolding 不僅是一場展覽,更是一個讓城市重新「被看見」的行動。觀者站在信義街角,抬頭望向那座隨時間變化的曲面螢幕,光影隨節奏流轉,聲音在 5.1 聲道環繞中延伸,彷彿走進一場沒有圍牆的美術館。這座 LED 牆的存在,讓台北與紐約時代廣場、首爾 COEX、倫敦皮卡迪利廣場等世界城市並列——不僅在科技的層次上,更在文化能量上。它提醒我們:藝術不只存在於白牆與畫框之中,它可以潛入街道、建築與夜色,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。每一個抬頭的瞬間,都是人與城市、自然與科技共振的時刻。

unfolding《介面的展開》以藝術為語言,讓城市以光影說話,也讓我們重新學會以感官傾聽,這是一座會呼吸的城市舞台,每一次亮起,都是一次新的展演,藝術,不再只存在於美術館裡——它走進街頭、融入日常,成為我們共同的公共記憶。
商業洽詢| Yabitsai@stmedia.com.tw
藝術家採訪及展出洽詢| Judy Chan myblog.judy@gmail.com

No comments yet.
No one have left a comment for this post yet!
Only registered users can comment.